欢迎来到重庆卓璟律师事务所
18323861475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 重庆卓璟律师事务所 >成功案例

律所介绍

重庆卓璟律师事务所 一、成立背景及理念重庆卓璟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18年3月22日,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照母山金州商圈,现有执业律师20余人,辅助人员10余人。律所是一家以公司化管理为模式,专业化团队服务为宗旨,具有创新理念、充满活力... 详细>>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律师姓名:重庆卓璟律师事务所

电话号码:023-67642866

手机号码:18323861475

邮箱地址:victor.dan@zhuojinglaw.com

执业证号:15001201011195363

执业律所:重庆卓璟律师事务所

联系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湖山路189号尚品时代8楼14号(轨道5号线重光站4A出口500米)

成功案例

卓璟研析 | 为何张波、叶诚尘2021年已经被判死刑,为何2024年1月31日才被执行死刑

01

案情回顾


2020年11月2日下午3时30分许,居住在重庆市南岸区锦江华府4单元15楼的幼童雪雪、洋洋坠楼身亡。经警方侦查后发现,该起坠楼事件是一起故意杀人案,两个幼童的爸爸张波及其女友叶诚尘正是嫌疑人。随后两人被依法逮捕,并被提起刑事故意杀人附带民事诉讼。起诉书指控称,张波婚内与叶诚尘恋爱,后与妻子陈美霖离婚。因叶诚尘不能接受张波育有儿女,2020年2月左右,张波离婚当月,两人便共谋杀害雪雪和洋洋,多次讨论后,决定采用意外高坠的方式杀害雪雪和洋洋。此后,叶诚尘多次催促张波作案,2020年10月,张波曾伺机作案未成,同年11月2日下午,张波将雪雪和洋洋从15楼家中扔至楼下,致两孩子死亡。


02

审理流程


2021年7月26日,重庆市第五中级法院第一次开庭审理该案,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张波、叶诚尘共同故意杀人,致二人死亡,依法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2021年12月28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依法进行一审公开宣判,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张波、叶诚尘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一审宣判后,两名被告不服判决,于法定上诉期内递交材料,提出上诉。

2023年4月6日上午,此案在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

2023年5月11日上午,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张波、叶诚尘故意杀人上诉一案进行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对张波、叶诚尘的死刑裁定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024年1月31日上午,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达的执行死刑命令,对张波、叶诚尘执行了死刑。


03

律师普法


为什么2021年12月28日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张波、叶诚尘死刑,2023年5月11日二审也裁定维持原判,张波、叶诚尘在昨天才终于被执行死刑呢?因为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是刑法所规定的诸多刑种中最严厉的一种,所以死刑的判处和执行都是非常慎重的。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死刑案件除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就是说地方中级法院、高级法院判处了死刑,并非一定会被执行死刑,只有经过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才可能被执行死刑。


04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 

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四十七条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五十条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作出核准或者不核准死刑的裁定。对于不核准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发回重新审判或者予以改判。

第二百五十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在复核死刑案件过程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将死刑复核结果通报最高人民检察院。

图片

张远梅


主任律师,执业14年

重庆卓璟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卓璟律所刑辩团队负责人

卓璟律所劳动工伤团队负责人


主攻业务领域:刑事辩护、劳动工伤赔偿、企业法律顾问等;

以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专业素养以及丰富的实战经验为当事人提供完美的服务。

成功办理大量不起诉、缓刑等刑事案件,让委托人重获自由;

带领团队办理了2000件以上的劳动工伤赔偿案件,获赔总额数亿元,最大限度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图片

李定林


重庆卓璟律师事务所 

优秀刑辩律师


主攻业务领域:刑事辩护

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从事刑事工作近十年,具有检察官思维。

对刑事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擅长无罪、缓刑、罪轻辩护。

已成功办理大量侦查机关撤案、不起诉、缓刑等刑事案件,使当事人重获自由。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同时,部分文章和信息会因为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的变更失去时效性及指导意义,仅供参考。

渝ICP备1800980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1493 Copyright © 2018 www.zhuojinglaw.com All Rights Reserved.